加强室内污染的监管,减少儿童伤害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慢慢演化为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外在因素了,而且近年来已经逐渐上升为一项全球性都面临着急需立即解决的问题了,除了大气污染雾霾之外,室内的空气污染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觑。
目前相关研究表明:室内污染的危害甚至要高于室外空气污染。近几年,因为室内污染而导致的儿童健康问题愈发严重,同济装潢研究认为:要加强室内污染的监管,减少儿童伤害。
环保部日前发布的《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报告(儿童卷)》中指出:我国儿童正面临着传统型和现代型健康风险的双重压力。北京师范大学程红光教授解释说:“传统型环境健康问题指由经济发展水平和不良基础设施所致的污染所带来的健康问题;现代型环境健康问题指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污染所导致的健康问题。”
环保部针对此项研究做了一项调查,在本次调查的儿童中,有26.8%暴露于固体燃料做饭或取暖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12.7%饮用未经基础卫生设施集中处理的地下水、地表水或窖水,13.6%主要活动场所周边1公里范围内有石油、石化、炼焦等环境健康高风险企业,14.6%主要活动场所周边50米范围内有交通干道。
据介绍,环境保护部组织的此次调查是我国首次大规模的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不仅与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有关,还与人的环境暴露行为模式密切相关。”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说,环境暴露行为模式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体生理特征,如身高、体重、呼吸量等;二是人接触空气、水等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时间、频率、途径和方式;三是人居环境中污染源分布情况;四是人对暴露风险的防范行为。
研究发现,我国儿童环境暴露行为模式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城乡和地区差异。以空气暴露为例,我国儿童室外空气综合暴露系数3岁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入学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同年龄段男童室外空气综合暴露系数高于女童,城市儿童低于农村儿童;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从摄入量看,儿童单位体重呼吸量高于成人,是成人的1—2倍;儿童环境健康风险相关的暴露及防范行为与抚养人的文化程度密切,家庭经济水平、抚养人文化程度越高,儿童烹调油烟暴露时间和二手烟暴露时间就越短,进食前洗手的人数比例就越高。
报告建议,根据儿童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风险防范措施,比如针对现代型环境健康风险,加强对儿童日常生活环境的监测,优化环境功能区划。针对传统型环境健康风险,继续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加强安全饮用水的保障等。
针对上述研究,一定要加强对室内环境污染的监管,严重打击销售不环保建材的商家,减少因为室内环境污染而导致的伤害。现在同济装潢推出一种新型的空气维生素“负氧离子”横空出世,并首次运用在装修行业,产生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8000个。具有独特的防雾杀菌作用,产品涂刷后能有效的防止霉菌的滋生,降低空气中霉菌细菌数量。其次具有超强的耐老化性,漆膜完好,自洁性强,免去经常翻新的麻烦。具有防水,隔热,释放生物波的作用。
在福建,康加净环保就是一家拥有高新科技的技术服务型的公司,实力经得起各同行比较,数以万计案例请戳这里。